数据调查
全国多个教育研究机构在大学新生中调查。结果显示5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35%左右的大学生希望能换其他专业;而只有15%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很满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听到学生因为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而感到抑郁,学习缺乏动力。
因此专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先给大家讲一讲知名的京东老总刘强东的故事。

当年刘强东是宿迁县高考状元,副县长还专门接见了他。他在高考填报的时候就说:“我想当县长,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所以我要报社会学。”
放弃了清华北大,刘强东选择了人大的社会学。但是入学后,他的心理落差非常大,他很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明白了社会学≠从政。
大学毕业后,他在中关村租了一个柜台开始卖电脑。很多家长可能没法接受,人大的社会学毕业生随便当一个公务员,或者是去事业单位,都是特别容易的。
但是他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所以选择在中关村卖电脑。一步步白手起家,才有了今天的京东。
当然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在中关村卖电脑,刘强东也只有一个。
那么该如何选择专业呢,我们建议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探索自身的兴趣性格和价值观、国家战略布局、专业的基本知识、各个大学的特色专业。
一、自我认知
同学们需要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和职业倾向进行探索。
说到兴趣,有些孩子说我喜欢写作,以后想当作家;有些喜欢音乐,想当音乐家……这都是明确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时,可以重点考虑或者兼顾。

也有同学说,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兴趣,甚至好像就没有兴趣。那不妨就探索一下自己的性格。
举例
喜欢社交、组织活动——营销、外交工作等
喜欢宅家看书、钻研电脑——做科研、编程等
随性、不喜欢固定日程安排——作家或艺术家等
个性结构化,喜欢控制——工程师或医生等
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家长可以让孩子们来北京师范大学学业规划中心的网站(http://xygh.bnu.edu.cn/),做一做测评,看看孩子适合做什么职业,选择什么专业。
二、我国未来的战略布局
在选择专业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格局和视野,需要考虑我国未来的战略规划。在目前非常好的专业,十年后就有可能消失。
比如会计学。现在的会计学比较好就业,但随着区块链的逐渐引入,这个职业可能会慢慢退出劳动力市场。
我国在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规划。战略提出了一条主线,两个核心关键,五大工程和十大重点领域。

五大工程分别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发展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图中提到的十大领域,都是未来国家会重点投入、发展前景广阔的领域。
三、专业基本知识
下图列出了一些新增的本科专业,都是适应国家需求新增的专业,也是家长们在报考时需要考虑的。

此外,还需要了解基础的专业知识。根据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规定,共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家长们需要对一级学科有基本的了解。
比如经济学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历史学有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等等……
四、各个大学的特色专业
在了解专业时,同学们一定很关心该怎么知道这个大学的这个专业是否很强呢?
有两个判断标准:学科水平和研究机构水平。
学科水平是指是否是重点学科、博士点的数量、硕士点的数量有多少。
研究机构的水平是指是否具有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或者省部级基地。
那这么多的专业,到底该怎么选呢?下面的这个顺口溜很有用:
985校个个好,毕业之时抢着要;
211校要细挑,优胜劣汰请记牢;
一本左右压线生,注重专业输不了!
中国高校多如毛,填报功课不能少;
别信名校啥都好,普通高校可淘宝:
西政法学可知道(西南政法),
东财会计天下晓(东北财经);
燕大机械牛气高(燕山大学),
东电电自就业俏(东北电力);
西建曾是老八校(西安建筑),
哈理高压有谁超(电气工程)?
水利水电西理骄(西安理工),
长理光电呱呱叫(长春理工);
中北测控一流到(中北大学),
昆理冶金数前矛(昆明理工);
轻工包装陕科技(陕西科技),
成理勘测尚可报(成都理工);
太多高校名不燥,王牌专业金光耀。
无论如何,“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再热门的专业也有碌碌无为的人,再冷门的专业也会走出社会精英,关键在于个人。
不过如果能直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做喜欢的事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更多资讯学业规划及专业报考,请联系:张老师,手机号1361139646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