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丨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

发布日期:
2022-03-17

浏览次数:

来源:

京师通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不但要选择一个大学,更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


然而令人纠结的是:鱼和熊掌往往不能兼得。要保证专业吧,可能就会亏一些分数;要想上更好一些的大学,可能就去不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那么,我们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到底应该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两者的优缺点。


一、学校优先



优点:

      平台高,资源广

      学习氛围好,文化底蕴浓

      教学师资雄厚, 实验设备齐全

      深造率更高

      就业率更高 


缺点:

孩子可能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高考志愿选择


另外,在选大学时,也要注意以下3个容易被误解的方面。


(1)看到学校名字里有省份,就误以为在省会城市。比如,下面这几所学校就常常被误解:

--江苏大学,(镇江)

--河北大学,(保定)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河南大学,(开封)


(2)很多重点高校都合并了医学院,想要学医的同学在报考时要查清楚。举几个例子:


高考志愿学医


(3)有些学校不止一个校区,那么毕业证的内芯和本部是一样的吗?


与校本部完全一致的有: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文字上会注明“某某校区”或“某某分校”的有: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也有不少家长说先考虑学校,可以让孩子入学后再转专业。然而转专业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同高校对于本科生转专业有不同的时间、成绩等方面的条件限制。有的大学是大一入学就可以转专业,有的是大一结束才可以转专业。


越是热门的专业,竞争越激烈,转入条件也越严苛。像人工智能、计算机这种这门专业较为苛刻,有相关考试。


如果想要进入大学再转专业,入学后定要努力学习,提高绩点。如果孩子不喜欢这个专业,怎么可能绩点高呢?形成一个悖论, 入学后转专业梦想会破灭。


如果高考录取专业和转入专业跨度较大,可能转专业后会降一级,学制延长。




二、专业优先


专业优先



优点:


学习动力,大学不乏味


职业发展,事业的起点 


生活质量,生活的乐趣 


节约时间,人生的选择 


缺点:


可能错失名校


学校的教学设施、福利待遇等不如意(不如重点学校)


找工作时的学校门槛要求



此外,很多学校还是大类招生,即填报时不选择具体专业,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高考志愿解析大类招生

优点:

未来专业选择更多

被热门专业录取概率增加 

学生的基础更扎实、 知识面更广

避免盲目选择专业 



缺点:


如果进入大学不努力、成绩不好,就面临着分流到冷门专业的风险。


大类分专业时可能存在暗箱操作问题。


那么到底要如何选择呢?我们的建议是这样:


第一种情况:孩子分数上985高校没有问题,这时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很难说,南京大学就比南开大学好多少,上海交通大学就比武汉大学好多少,在就业时,这些985高校差别不是很大,反倒是专业导致差别较大。


为了上武汉大学,而放弃稍次学校的好专业我认为是没有必要,如果能够上985高校,专业要比学校更重要。


第二种情况:孩子刚刚够上211学校的分数,是选择专业不上211高校,还是不考虑专业上211。


这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确定。比如孩子性格较为活泼,十分确定本科毕业后就业,我建议要选择211高校,因为211高校对就业还是很重要。


如果十分喜欢某个专业,准备考研等,那么211高校就没那么重要,建议择专业不上211高校。


第三种情况:对于刚上一本分数线的学生,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总体而言,高考志愿填报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今年第一次实行“六选三”的大背景下,如何填报就更应引起重视。


更多咨询学业规划及专业报考,请联系:张老师 1361139646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