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规划过程中需要把握哪些准则

发布日期:
2022-05-05

浏览次数:

来源:

高等职业院校的声誉主要是由就业率及学校的培养质量组成,这就迫使高等职业院校越來越重视本校的就业率。虽然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单位的用人条件苟刻,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不能顺利找到工作,但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具有明确的目标,在学校不断规划自己的学业终使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学业规划过程中需要把握哪些准则呢?

学业规划3.png

1、现代教育模式与自主规划相结合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到底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这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怎样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学业,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分制以及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促进学业规划的发展,学分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学分制已经在我国高校全面开展。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自主安排学习。因此,学分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同时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的学业规划作为指导。

2、社会人才与个人喜好相结合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社会对学业规划人才的需求更加目的化,但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以能力为培养方向,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与自己所学相关的工作,很难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在学校只能死读书,有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指向缺乏兴趣就会缺乏学习动力、甚至产生盲目性,既打击学生的信心,又浪费学生的时间,这些问题已经在高职院校中不断显现出来。

学业规划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基础,近年来,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型社会成为社会的热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响应这一号召。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到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学业规划可以促进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