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涯规划的“登云梯”

发布日期:
2021-11-17

浏览次数:

来源:

京师通
运气永远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

人生,要努力达到自己的底线,但如果不希望平庸一生,就一定要全力以赴达到顶峰。



以上引言均源自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
 
对于新东方来说,2020年至今可谓是愁雾漫漫的两年,一面是疫情的负向冲击;一面是“双减”政策下,教培行业的倏然“溃堤”。在政策变化异常剧烈的当下,教培行业告别了一马平川的时代,而俞敏洪却俨然一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模样。
 
干货 | 智能:生涯规划的“登云梯”

2021年11月7日,俞敏洪在直播间中宣布:计划将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支持乡村振兴。从教培到乡村事业的转型,也许并不那么顺畅;但从偷偷办学到纽交所上市,无论是面对困难的豁达、宠辱不惊,亦或是着手创业时的韧性,都无一不展现着俞敏洪十分强大的个人智慧与能力。
 
如果说,知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奠基石”,那么智能就是日后“置身青云”的“登云梯。要实现个人的目标、成为有所建树的英才,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根据我们自身的真实能力去绘制未来蓝图

干货 | 智能:生涯规划的“登云梯”


1

什么是智能?


 
智能,即智慧与能力

⚶ 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包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所有能力。

 

⚶ 能力,做事的本领;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是生命物体对自然探索、认知、改造水平的度量;是以遗传为基础,由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智慧而形成。



2

传统智能理论



传统意义下,基于提升学业成绩的需求,学校通常更加注重学生在数学、语文两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读和写。
 
但是,单纯以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以及二者的整合结果来评判智力,是十分片面的观点。利用智商(IQ)等指标来度量人的聪明程度,更是一种狭隘的定义,这并未包含人类的全部智力要素。

干货 | 智能:生涯规划的“登云梯” 
因此,建立在传统智力理论基础上的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是不健全
 
它只服务于在语言、数理逻辑两方面能力上表现更优异的学生,却忽视了更多拥有其他能力的孩子的培养。形成了“优秀学生和掉队学生均较少、大部分学生仅能保持进度”的局面,进一步造成了“偏科”现象的产生。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出现了一批被贴上“捣蛋分子、不遵守课堂纪律、熊孩子”标签的学生。


 


基于传统智力理论的教育,不仅没有帮助中学生挖掘潜能、发挥特长,没有成为中学生人生路上的“垫脚石”;反而事与愿违地成为了学生一生的“绊脚石”,甚至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那么,人的智能究竟该如何看待呢?


干货 | 智能:生涯规划的“登云梯”




3

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



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提出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将智力的构成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会因年龄增长而减退。

 

➯ 晶体智力是与流体智力相对应的概念,指在实践中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并不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包括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


在我们一生中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干货 | 智能:生涯规划的“登云梯”




4

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在退伍军人管理中心和哈佛大学零点计划工作中,遇到了许多脑损伤病人,例如:有些病人失去言语能力,却能完成所有与空间相关的任务;有些孩子绘画很好,但语言能力却很差。
 
根据对众多案例的观察与研究,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从而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
 
多元智能主要包含8大智能内涵,如图所示。


 


干货 | 智能:生涯规划的“登云梯”
 
智力是相对独立。加德纳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
 
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传统片面的智力观,它强调每个人都有至少8项多元智能,每个人在这一组智能组合上都各有自己的优势,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
 
每种智能组合的表现方式不同。每个人的智能都有独特的外在体现,每种智力也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其发展受限于遗传、环境、教育、文化等因素,因此每个人在各方面的表现和成长都会存在差异。
 
干货 | 智能:生涯规划的“登云梯”

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层次化结构化的人才群体。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成为有所建树的英才,我们需要提高与困难斗争的韧性,增强闯关夺隘的本领。这就要求同学们尽早找到个人智能与专业要求的适配,也就进一步要求中学生尽早树立生涯目标、制订生涯规划,脚踏实地地朝着既定目标走下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热切期盼着生涯规划知识的普及,希望每一位学生找到目标,学会规划,小到每日规划,大到学业规划、生涯规划,我们需要这些知识来保卫和守护自己的初心。

 

擂响中学生涯规划的“催征鼓”

攀登个人终身发展的“登云梯”


您属于上述的哪种智能组合呢?欢迎在公号留言,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