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教授:学霸和学渣到底差在哪里?除了天赋,真正的差距在这一点上

发布日期:
2022-10-28

浏览次数:

来源:

京师通

同学们日常学习中,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成绩却难以提高,不愠不火。


而有一类学霸,看起来学习不是非常刻苦,但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你在熬夜写作业,他们却能早早睡去;甚至篮球比赛、演讲比赛......他们也能轻松驾驭!


你感到很委屈,起点一样,和同学一样学习,甚至比同学更努力认真,成绩却不如同学。这是什么原因呢?努力不够还是没天赋?你和学霸之间的区别在哪呢?


下面我给同学们揭秘学霸和普通学生的区别,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学习的舒适区、发展区和潜能区


杨娟教授:学霸和学渣到底差在哪里?除了天赋,真正的差距在这一点上



对于每个同学来说,考试题目都存在三种可能:


一种是看到题目就知道“这道题我会”,也保证能做对;


还有一种是做是做了,不知道对不对,看到答案知道,“原来这么解的”;


当然有的同学也有另一种感受,就是做的时候知道不会做,看了答案也不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这个其实就是用考试来检验我们学习的三个区域:舒适区、发展区和潜能区。


舒适区——就是你不会做错、肯定能拿分的知识区域。注意,如果做错了的题,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归为舒适区,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比如这个题有印象:记不清了;中间忘记除以2了……都是借口,这些题都不属于舒适区。


发展区——是一看答案就会,不看答案可能做错的题,这是发展区的主要内容;还有就是动动脑筋,仔细研究,然后可以看懂的部分,这占发展区的一小部分。


潜能区——基本上无望搞懂的区域,即使看了答案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题就是根本没学会的题。


杨娟教授:学霸和学渣到底差在哪里?除了天赋,真正的差距在这一点上

图:左图是学霸的三区域右图是中等生的三区域




如果不对比,我们很难了解成绩优异的同学和成绩后进的同学在做题时感受。


比如,学霸在考试时的舒适区感受的题目占到90%以上,剩下的10%处在发展区,而潜能区的题目几乎没有。


对于中等生的同学来说,舒适区要少一些,有一部分发展区,少部分潜能区。


而对于学习困难的同学来说,舒适区很少或者在某些科目上几乎没有。


可以想象,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说舒适区较大,就等于是大家熟练掌握了基础的知识,这时候无论复习还是练习都很轻松,然后在复习和练习的基础上,就有精力解决难题,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所以同学们要想把学习成绩得到提高,首先要做的是把发展区变成舒适区,也就是会做的题目一定要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