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教授:想要突围高考?志愿填报的 “三减一加”法则,家长和考生务必提前了解!

发布日期:
2023-04-19

浏览次数:

来源:

距离2023年高考早已进入倒计时,有很多学生家长已经开始咨询志愿填报了,寒窗苦读十二载,填报志愿一朝时,合理的选择专业与合理的选择院校,是决定每个考生命运的关键。面对众多大学和专业,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别着急,这里有“三减一加”法则来帮您。


01

在区域范围内做减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长需要考虑孩子是否要在大城市就读?


通常而言,像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相比其他城市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但分数也普遍偏高,这就需要权衡。如果孩子准备直接就业,则最好选择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比二三线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大城市就读,留下来工作的概率会更高。


但如果以后准备做研究,或者当大学老师,本科是否是985(或双一流)大学,差别还是蛮大的。很多知名大学对老师的要求是:本科必须是985高校。此外,有的大学部分专业不在校本部,选专业时这一点也需要弄清楚,特别是准备进入大学读双学位或是准备换专业的同学。

杨娟教授:想要突围高考?志愿填报的 “三减一加”法则,家长和考生务必提前了解!


一个小案例:

有一次研究生入学面试,一个青岛海洋大学的学生跨专业报考我们经管学院。他研究生想读经济学,但奇怪的是本科并没有选修一些经济学的课程。


问了原因才知道,他本科就读的水产学院在鱼山校区,而经济学院在崂山校区。两个校区距离有两个小时的车程,想跑来跑去上两类课程实在不太现实。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某些大学有很多分布。


比如说在南开大学有本部和泰达学院,有一些专业就在位于郊区的泰达学院。同样,中山大学有广州、珠海、深圳等多个校区。


报考的时候孩子和家长要弄清楚想学的专业在哪个校区。


02

在专业范围内做减法


1)喜欢或不喜欢什么专业


报考时许多家长都会先问问孩子喜欢什么专业,这点没错,但事实上有很多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喜欢什么。


这时就可以换一下,问问孩子最不喜欢什么专业,或者在大学期间再也不想学哪个课程。


比如说不想学物理或化学,那么基本上就把工科的很多专业给排除了。


杨娟教授:想要突围高考?志愿填报的 “三减一加”法则,家长和考生务必提前了解!


还有孩子怕血、晕血,但他选择了生物专业,每天都要做活体解剖,本来就晕血再这样“折磨”自己,晚上还可能做噩梦,长期以往也会承受不住的。


所以在报考时,需要了解选择的专业以后做什么,大学期间有哪些必修的课程。家长们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帮助孩子进行选择。


2)了解专业的基本知识


专业可以分为三种:基本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基本专业: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


特设专业: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


比如很多学校都设置了近几年较火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新媒体等专业。


杨娟教授:想要突围高考?志愿填报的 “三减一加”法则,家长和考生务必提前了解!


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为了控制学生数量。这些专业一般都是专业性特强的专业,社会需求也比较狭隘,所以需要控制。


当孩子想选择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时,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这类专业在毕业找工作时局限性较高。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报了大连理工大学。从分数来看他是可以上计算机专业,但是他妈妈觉得船舶制造这个专业很好,是强势学科,然后就给他选了这个专业。


结果船舶制造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本科毕业后特别难找工作,最后不得不跨读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


03

在学校范围内做减法


首先,想强调的是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


家长可以把孩子最近几次模考在全省(市、自治区)的排位,和前两年的数据对比一下,看看哪些学校适合自己的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时也要参考排位。


此外,一定要仔细阅读大学的招生简章!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是否明确专业录取时不考虑附加分


例如,有的学校对华侨、归侨子女会采取附加分政策,但不同学校具体规定又各不相同,这时就需要仔细阅读高校招生简章。


比如南开大学就明确表示在专业录取时不考虑附加分,而武汉大学则正好相反。


2.学校对身体的要求(色弱、心脏疾病等)


很多专业对报考学生的身体条件有明确的规定,这些在招生简章中都有详细说明,所以在报考也要注意。


例如,药学、生物科学、制药等化学类通常不允许有色弱的同学报名。


3.同等分数,学校优先考虑哪几门成绩


这一点在招生简章中同样会告知。有的大学是同等分数优先考虑数学,有的是同等分数优先考虑语数外的加总等。


例如,河南理工大学在其《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在同等条件下,外语、数学成绩较好的考生可优先录取。


通常在一本线附近大家都位于一个分数段,报考同一所大学的人数比较多。这就涉及到优先录取问题,所以家长和孩子一定要仔细看好招生简章。


04

在资源范围内做加法


这个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家庭在专业领域的资源和理想工作城市。


比如家长如果是医生,那在医学方面的资源会比较丰富;如果是律师,那在法律界的人脉就很广。


孩子毕业找工作时,能力自然是招聘单位首先考虑的。而人脉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家长可以适当的考虑一下,让孩子报考相关的专业。


此外,报考时也要注意:选择的大学最好在孩子的理想工作城市。


孩子在北京读大学,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在北京工作。如果想到杭州工作,那么最好选择浙江省的大学。


以上,就是高考志愿填报“三减一加”法则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有没有学会。


高考志愿填报小贴士:

高考将影响孩子一生的眼界和格局。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和专业至关重要,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家长们应尽早开始准备了:

①协助孩子通过专业测评、探索为孩子明确专业方向;

②提前了解高招政策的变化(专业变化、强基计划、专项计划),收集学习志愿填报相关常识内容;

③细心研究各个院校专业的实力以及就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