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怎样工作的?有何特点?如何利用大脑的特点进行学习,让学习更高效呢?下面京师通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和大脑有关的常识。
大脑中有将近一万亿个脑细胞,其中,活动神经细胞占据一千亿个,而另外九千亿个细胞负责“粘着”、滋润和隔离活动神经细胞。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中,每一个细胞上都生长着两万个“分支”。这些分支形似树枝,可以存储信息,每个细胞通过一条长长的轴突传送信息,和其它细胞联系在一起。可以想象,大脑不是清清楚楚一行行或者一栏栏的方式存储信息,而是以分类和关联存储信息。所以,越能用大脑自身的记忆方法学习,就会学得越容易、越迅速。其中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学习。

图 神经元细胞
大脑包含本能脑(脑干)、情绪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其中,本能脑又称为爬行脑,与冷血爬行动物地大脑比较相似,能够控制呼吸、心率等一些最基本的功能。情绪脑又称作哺乳脑,与温血哺乳动物地大脑相似,能够控制情感,对于记忆起到重要作用。而大脑皮层更加高级,用来进行观察、思考、交流、聆听以及创造。还有一个有关大脑分类的方式,是我们所熟知的左右脑。左脑更“学术”,主管逻辑、言语和数字;右脑则负责“创造”,主管图画、音乐和想象。左右脑和谐互助,同时参与来完成所有功能。

图 三个不同的脑
如果将大脑的分管区域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可以分成七个不同的智力中心,包括负责思维的前额皮层;大脑的语言中心——颞叶;控制活动的运动原皮层;负责空间智力的顶叶;负责视觉的枕叶;用来调节平衡的小脑;以及传递信息的“门卫”(大脑中的网状结构)。

图 七个不同的智力中心
非常有意思的是,大脑在一天当中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在你完全清醒时,大脑在13~25Hz波段上工作,称为β波;在你放松性警觉时,大脑在8~13Hz波段工作,称为α波,这时是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在睡眠的初期阶段,大脑在4~8Hz波段,称为θ波段,此时大脑开始处理白天接受的各种信息;当你进入深度睡眠时,大脑降低到0.5~4Hz波段工作,此时称为δ波。
因此,达到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一步是使每个人在“适当的波长”上学习。如果大脑里有杂事,或者非常困,或者非常兴奋,就相当于有很多个波长在同时工作,学习效果就不会很好。因此,需要及时清理思想(波长),从而接收条理清晰的信息。
京师通依托于北京师范大学学业规划研究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娟教授创办,专注中学生学业规划学习力提升,致力于让孩子学会学习,爱上学习。关注京师通掌握更多科学的学习方法!
文章为本站原创,转载需注明“转自京师通(网址:http://www.jingshitongedu.com/)”,否则视为侵权,将严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