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精进,深挖学习力核心逻辑!2025.10“学习力指导师”线下培训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
2025-11-06

浏览次数:

来源:

教育的核心是赋能成长,而学习力正是支撑终身成长的关键基石。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北师大学习力指导师线下培训,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区圆满落幕。学员们齐聚一堂,围绕学习力培养的关键要点展开深度交流与探索,为个人教育事业发展和优化学习力教育路径,补充了鲜活且实用的新动力。

并肩精进,深挖学习力核心逻辑!2025.10“学习力指导师”线下培训圆满结束

-1-

培训首日,北师大杨娟教授依托深厚学术造诣与丰富实践经验,带来“学习力概述”“学习力一对一辅导”两门精彩课程。

在“学习力概述”中,杨娟教授从核心定义入手,结合教育形势变化,深入阐释学习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指出学习力不只是知识接收力,而是涵盖动力、策略、习惯等多维度的综合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并肩精进,深挖学习力核心逻辑!2025.10“学习力指导师”线下培训圆满结束

在“学习力一对一辅导”专题环节中,杨娟教授结合大量真实教育案例,深入拆解了“学生个性定制专属学习力提升方案”的核心方法。她特别强调,一对一辅导的关键在于与学生建立深度沟通,精准捕捉其学习需求与心理动态,再从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法、调整学习心态三个核心维度切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提升学习力。

此外,杨娟教授特别提醒,心理状态对学习力的影响常被忽视。当学生出现焦虑、抵触等情绪时,辅导者需先暂停知识讲解,通过倾听与共情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学生重建对学习的信心。这些具体可落地的建议,让在场学员能清晰感知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也为他们后续将方法转化为教学行动提供了明确参照。

-2-

培训进入第二天,马兰老师围绕学习动力、策略、习惯三大核心维度,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与实践的课程。

在学习动力模块,马兰老师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动力缺失典型场景”的互动分析,让学员快速代入。她提出“动力唤醒三步法”,从挖掘学生的内在兴趣点入手,再结合阶段性小目标的设置,最后通过及时的正向反馈强化动力,还现场分享了从“厌学”到“主动学”的真实转化案例,让方法更具说服力。

并肩精进,深挖学习力核心逻辑!2025.10“学习力指导师”线下培训圆满结束

讲到学习策略时,马兰老师聚焦“高效学习”的核心痛点,拆解了不同学科的适配策略。在学习习惯培养部分,马兰老师强调“习惯养成非一蹴而就”,重点讲解了如何帮学生建立“可落地的微习惯”。

培训中,马兰老师多次穿插“学员提问-现场拆解”的互动环节,针对学员提出的“如何应对学生拖延症”“怎样帮偏科学生补弱”等实际问题,结合课程内容给出具体解决方案,让在场学员既能掌握系统理论,又能拿到可直接应用的“教学工具包”。

-3-

培训收官之日,张玉梅老师以“学习力团辅导”与“学习力指导师职业发展”两大核心板块为压轴内容,用兼具实操性与前瞻性的讲授,为本次培训画上圆满句号。

在“学习力团辅导”板块,张玉梅老师聚焦团体场景的特殊性,拆解了从“分组设计”到“活动落地”的全流程方法。她强调团辅导需先通过破冰游戏建立信任氛围,再围绕“目标共识”“互助解题”等主题设计互动任务,让学生在群体交流中借鉴他人经验、突破自身学习瓶颈。

同时,她还分享了团辅导中的常见问题应对技巧,比如如何平衡活跃学生与沉默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引导团体讨论聚焦学习主题,这些细节让学员快速掌握团辅导的核心逻辑。

并肩精进,深挖学习力核心逻辑!2025.10“学习力指导师”线下培训圆满结束

进入“学习力指导师职业发展”板块,张玉梅老师则从行业视角出发,为学员梳理了职业成长路径。她建议学员从“深耕专业”与“拓展能力”两方面发力:一方面持续更新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等理论知识,提升辅导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可尝试通过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等形式打造个人品牌,拓展职业边界。

课程尾声,张玉梅老师还预留了充足时间与学员互动,针对“团辅导如何适配不同年龄段学生”“新手指导师如何积累案例”等问题逐一解答。学员们纷纷表示,收官课程既补足了团辅导的实操短板,又明确了职业成长方向,让整个培训的收获更加完整。

并肩精进,深挖学习力核心逻辑!2025.10“学习力指导师”线下培训圆满结束

为期三天的“学习力指导师”线下培训已落下帷幕,但学员们的学习与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启新篇。

此次培训不仅为学员们输送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可直接落地的实操技能,更让大家对“学习力培养”的本质有了更深刻、更系统的认知。这份认知上的突破,将成为他们未来开展工作的核心支撑。

接下来的日子里,北师大杨娟教授团队愿学员们能将本次培训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用专业能力助力更多学生提升学习力,为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