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陈芃
◆毕业期:第七期学习力指导师(高级)
◆以下内容来自学员陈芃做学习总结分享感悟
1
终于,我们的高级学业规划师课程到了结训的时刻。回顾整个过程,可以说我的感受在不断变化。
从最初激动的期待、盼之如甘霖,到学习了一个阶段后未见全牛的迷茫、怅然若失,再到边学习边实践阶段的欣喜、食之如甘饴,而今面临结业又产生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受!
中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这个课题如此博大精深,我真的学会了吗掌握了吗?
实践工作中真的应用自如、真的能帮助家长解除焦虑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吗?

学业规划师培训的目的是使老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生涯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
而高级学业规划师的课程则更为之细化,尤其是其中的学生学业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是北师大杨娟教授团队研发的、旨在通过学习教练的辅导和陪伴,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动力、学业能力,从而自觉地、高效的学习!
2
整个课程体系按照杨教授的BMA学习轮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板块,即学习动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包含18个要点,分别为学情诊断、学业规划、目标管理与计划执行、时间管理、手机管理、精力管理、记忆力训练、归因与自我效能提升、科学笔记与科学刷题、阅读理解、专注力训练、系统性思维与思维导图、情绪管理、成长型思维、元认知、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考试技巧、考前减压等专题单元。

这其中,学情诊断、归因与自我效能提升、成长性思维、元认知和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这四个要点是我之前感触不深或者说未引起重视的,仅仅在中级课程时做了简单的了解。其中“元认知”对我来说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课题。
所谓元认知,最早出现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
通俗的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而落实到学生们的学习中,元认知也就是我们对自己学习过程的一个认知。元认知的架构分为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知识可分解为学习主体、学习对象、学习策略,元认知体验包括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而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元认知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
一是意识性,能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干的怎么样、进展如何;
二是调控性,让我们能随时随地根据自己对认知活动的认知,不断做出调整、改进和完善,使认知活动能有效的向目标逼近!
杨教授在课上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说“认知”是马,那么“元认知”就是马车夫,虽然马是驱动力,但需要马车夫给马指方向!马车夫想要驾驭马,但马是动物可能会不听话,那么两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妥协。而这匹马究竟是不是好马、是不是千里马,全靠饲养马、训练马、驾驭马的马车夫!即使一匹血统再纯正的千里马,如果遇到一个不高明的骑手,最终也只能“泯然众马”!

自从学习了上述有关“元认知”的知识以后,我开始注意带着这一理论观察我平日接触到的广大中学生。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感性数据后,惊奇的发现竟然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并不具备元认知,或者说是并不具备科学的、正确的元认知!很多青少年甚至一问三不知:
一问将来想学什么专业?曰不知道。
二问为什么要上学或者为什么要考大学,答曰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至于什么才是好工作则哑然。
三问活着是为了什么或曰人生目标是什么,一部分学生继续哑然,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用看怪物一样的眼神儿看向提问者,那意思就是“神经病吗,想这个干什么”!
及至此处、此时,我想的不是其长此以往的危害、于人于家于国的危害,更多地是在思考其形成之原因!为什么会这样?究竟哪里出了问题让这些孩子们别说对学习的元认知了、即使是对人生的元认知都一头雾水、腹中空空!
带着这一疑惑,我开始继续通过观察、询问、了解等方式走进这些孩子和家长的内心、深究孩子成长史。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逐渐发现这竟然是一个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体现象,其形成之因也更多地是社会因素!

然而在这里我们不能去用太多的篇幅探究其成因,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我们只能去探索怎么能帮助在如今这个教育内卷大环境下痛苦万分的孩子和家长们!
杨教授也在授课过程中也教导我们,对于学生们的元认知是可以提高的!
首先,要认清元认知在不同阶段中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
其次,要了解自己、了解学习的对象!
最后要制定学习策略,既要克服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假努力现象,更要进行刻意练习,让学生们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养成良好的微习惯,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的元认知,进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学生很多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不良情绪和不良认知不是一朝一夕铸就,而最终原因、最深层根源都指向其原生家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各种关系的不平衡、资源的不匹配,而各种不平衡不匹配直接带来了构成中国社会最基本要素的各个家庭的不和谐,而这种不和谐造成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阶层上处在最底端、精神上处在最高端的各自家庭的孩子!
悲剧的是,社会的现状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又让绝大多数的家长理直气壮的说:我都是为你好!
3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了杨教授在给我们授课时流露出的对实际工作中很多孩子身上展现出来的“治得了病而救不了命”的无奈!
但同时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杨教授及其团队“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治学和工作态度!而我,也同样愿意追随其后附其尾翼,为了亿万孩子为了万千家庭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贡献绵薄之力!

行文至此,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学习力提升课程的重要性,虽不能掌握其精髓但仍觉极近其核心!
先贤阳明先生的哲言言犹在耳: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培其心!对课程领悟越深,越感觉对孩子们“培其心”的重要性!君子固本,本立则道生,心正则万邪不侵!
阳明先生又云: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课程虽然告一段落,但为学之道却任重道远!
及至今日,愈发感觉杨教授及其团队中的各位老师让我等后学末进“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道阻且长,作为一个基层、民间教育工作者,我愿跟随老师们不断学习不断精进技能、更愿跟随先哲先贤们一往无前、矢志不移!
——岱下愚生陈芃草成于壬寅年立冬
